5年发酵,激光电视迎来巨变,海信能否抢占客厅C位?( 三 )

可以说 , 由于国产电影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 影院数量快速增长 , 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选择在影院观影 , 人们的影院观影习惯正在稳步形成 。

而之所以催生这样的观影习惯 , 一方面是受电影内容的吸引 , 用户愿意花钱去电影院观看新的电影;另一方面是在好的电影内容的基础上 , 电影院大屏的观看效果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 。 这种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引导电视产业开始布局“大屏”潮流 , 希望通过大屏的硬件提升来迎合消费者这种观看体验 , 但由于硬件技术的受限 , 大屏电视虽然在观看效果上迎合了消费者的视觉需求 , 但同时也给消费者带去了长时间观看电视后的视觉疲困 , 毕竟在很多普通人的家里 , 客厅有限的格局很难与大屏需要的观看距离形成正比 , 更何况即使购买了大屏的电视 , 消费者在客厅能否安的下依然是个问题 , 这种消费需求匹配的空白也让很多电视企业有了奋斗的方向 。

技术创新破局消费痛点 , 激光电视优势显现契合视觉场景

因此 , 在这种消费需求的号召下 , 激光电视的应用场景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 当然了 , 这种电视与之前有大硬件形态呈现内容的电视不同 , 它是采用激光光源作为显示光源并配合前投影显示技术成像 , 配备专用投影幕 , 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投影显示设备 , 当然了 , 这种技术不是现在才出现 , 早在2005年左右的时候 , 一些外国电视企业就推出了这种电视技术 , 由于当时内容生态的不成熟 , 所以这些外国企业更多的是扮演着推广者的角色 , 但2012年 , 因为销量不佳 , 激光电视先驱者的三菱却发布官方声明:“现有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维持公司正常运营 , 所以公司不再生产DLP和LaserVue激光电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