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忍痛弃爱之后是趁低吸纳的良机吗( 七 )

伦交所对于港交所多名董事会成员由特区政府任命感忧虑。另外,伦交所的股东或更希望收购作价的现金部分占大半,而港交所的出价现金部分约相当于总代价的24.46%,其余以港交所的股份支付。前文已提到港交所在发布有关公告后股价下跌,伦交所股东有此忧虑可以理解。

伦交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机制已于2019年6月17日正式启动,而笔者了解到深伦通也在推进中,伦交所似乎并不需要借助港交所的桥梁作用与内地资本市场实现互联互通,这可能是伦交所对收购并不热衷的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笔者认为港交所于2012年收购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到现在尚未解决内地设立交割仓库事宜可能也是一个原因,这或让人担心与伦交所合并后港交所是否真能如预期那样顺利地实现互联互通。为何港交所还要提出这项交易?

既然这么多不利因素,为何港交所还要提出并购?除了港交所所列的理由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港交所一直以来扮演连接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角色,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非完全开放。但是最近我们看到了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力促市场化以及逐步放松管制,与境外交易所实现互联互通,例如沪伦通,上交所今年4月与日本交易所集团签署ETF互通协议等。此外在今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并且表示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金融业双向开放。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港交所的桥梁作用似乎在逐渐下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