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浪潮崛起:如何从“服务器之王”,进化为“数字化之王”( 三 )

企业决定破釜沉舟,从微型计算机(PC)上杀出条血路。

但有人觉得,这不过是换一种死法。

当时,只有美国人能造出PC机。攻关组费尽周折,搞来一台IBM PC样机,花费5万块,相当于孙丕恕当时80多年的工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大家拆又不敢拆,仿又不会仿,要造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为难,国内厂商大都买零件、搞组装。但“山电”,选择了死磕。

造不了机器就造机箱,造不了芯片就仿板卡。孙丕恕和同事们开始没日没夜,琢磨电路布局、学习程序设计。他们一边查资料,一边拆板卡,用逆向工程摸清原理,从易到难,向制造进军。

原创<br> 浪潮崛起:如何从“服务器之王”,进化为“数字化之王”

1983年,中国第一台PC机“0520A”由此诞生。

在品质上,“0520A”不逊于美国货;在软硬件上,与IBM PC完全兼容,价格则便宜2万块,大受市场欢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