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戚继光在,努尔哈赤还能强势崛起吗?( 四 )

从1568年戚继光坐镇蓟州后 , 长期以来频繁从蓟州一带侵略入境的蒙古大军 , 在戚继光的打击下、几乎销声匿迹:在1568年之前 , 作为大明帝国的九大军区之一 , 蓟州镇17年间共换了10位大将 , 却始终无法防守住蒙古人的入侵;而在戚继光坐镇的16年间 , 蒙古人在“戚家军”的打击下几乎遁逃无踪 , 但眼下 , 帝国边疆的守护神 , 却在政治斗争的倾轧下 , 要被迫离开了 。

▲对挽救大明帝国的张居正恨之入骨的万历皇帝 , 要打倒一切张居正的“同党” 。

明朝音韵学家陈第 , 亲眼目睹了蓟州的老百姓自发罢市、围聚在蓟州道路两侧 , 泪流满面为戚继光送别的情境:

“辕门遗爱满汇燕 , 不见胡尘十六年

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 ”

他无奈南下 , 许多年前 , 他曾经和同为抗倭名将的好友俞大猷一起许愿 , 希望为保卫帝国的北部边疆戎马驰骋 , 但眼下 , 好友俞大猷已经于三年前的1579年去世了 , 故友凋零 , 他辗转南下 , 中间经过了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回去过的故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