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公司作别A股 用脚投票“垃圾股” 退市或常态化( 四 )

董登新受访时认为,今年退市股数量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更有效,惩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信息造假的终生追责制很有威慑力;二是科创板推出并试行注册制,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令壳资源价值下降;三是投资者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意识觉醒,对‘垃圾股’用脚投票,这一点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面值退市或是未来最高效的退市方式?

此前,一些投资者热衷于“炒差赌壳”,更有部分投资者专挑ST股或退市股买入,打算“以小博大”,在股价极低时买入,赌“卖壳”或重组后的巨大利润。但是,在中弘股份退市之后,这种“玩法”逐渐被人“抛弃”。

中弘股份是A股历史上第一只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而退市的股票,开启了“面值退市”的先河。而这背后,是壳资源价值的下降。

对此,资深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向时代财经表示:“壳资源价值下降,是因为壳供给多了,且IPO常态化下壳需求也在减少。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价值自然会下降。”

在中弘股份后,今年出现了更多的面值退市股,如*ST印纪、华信退及雏鹰退,均是“活生生”的例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