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快递涨价不可避免?这次谁来“扛把子”?( 三 )

四通一达 , 顺丰、京东等等都会应对双11的快递高峰 , 避免爆仓 , 更主要的是能够及时高效地加速快递行业的运转才是关键 。 我们也关注到一些电商平台 , 一直在不断优化自己的配送体系建设 , 尤其是引入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物流设备 , 其中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机、各类机器人等 ,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科技和快递物流密切结合 , 全面推进快递分拣自动化水平 。

目前 , 国内市场基本上形成了阿里系(通达系与百世)、顺丰、京东和其他快递公司多分天下的格局 。 据中信建投的研报数据显示 , 2019年1-8月 ,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累计业务量为383亿件 , 同比增长26.6% 。 快递业务累计收入为4622亿元 , 同比增长24.40% 。 2019年8月 , 规模以上快递票均单价为11.63元 , 同比下降2.36% , 环比上升0.37%;单票收入方面 , 顺丰8月份单票收入减少至21.65元 , 同比下降6.36%;申通、韵达、圆通单票收入分别为2.76、3.20、2.72元 。

虽然“调价”的窗口已经打开 。 我们也关注到 , 不久前 , 来自国家邮政局 , 以及中国邮政、中通、韵达、申通、圆通、百世、顺丰、苏宁天天、宅急送、优速、德邦等11家中国主流快递公司表示 , “如果双11物流做不好 , 我们就集体去基层搬砖 。 ”众所周知 , 每年双11对物流业而言都是一次大考 , 也是不断创纪录、破纪录的历史节点 。 而且 , 经过十年双11的磨炼 , 中国快递业已经今非昔比 , 智能化是发展趋势和潮流 , 更代表着科技进步的特征 。 据预计 , 今年双11 , 进口包裹时效会比去年同期再提速一天 。 今年服务双11的出口包机将超过100架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