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中止IPO后,联合办公往哪走?( 四 )

资本市场对持续亏损的公司其实包容度很高 , 但前提是必须有颠覆性的创新和可预期的未来 。 共享办公向来都被称为“二房东” , 所以投资者并不都会认为WeWork是一家技术型的企业 。 Wework采取的是长期负债加短期收入的盈利模式 , 简单来说就是从商业区楼盘所有者手中长期租用场地 , 按其风格进行装修 , 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租给个人或公司 。 从招股书中看 , Wework公司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地点经营费用 , 也就是场地租金 , 占到成本的42%左右 。 此外 , 2018年下半年 , WeWork开始转向重资产 , 直接购买商业地产用于租赁 , 收益回报时间拉长 。

所以即便WeWork一直在强调运营服务、全球平台、会员社区等概念 , 但依旧逃脱不了它的低科技含量 。 自然 , 投资者也就不会为它的高估值买单 。

据招股书披露 , WeWork已获得美国大型银团提供的60亿美元信贷额度 , 前提条件是通过IPO上市至少融资30亿美元 。 随着推迟公司IPO后 , WeWork将损失至少90亿美元新资金注入 。 这对于尚未盈利只能依靠外部融资生存的WeWork来说 , 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 所以软银新一轮的资金对WeWork来说 , 至关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