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金牌有何用:Kaggle 竞赛成绩真能“保送”谷歌、FB 吗?( 二 )

但他也观察了自己在博客上关注的很多 Kaggle 获奖者,还有一些经常在 LinkedIn 上联系的获奖者。获奖的几个月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没有发生,这些获奖者并未出现在 谷歌、FaceBook 的办公室里,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始终处于自由职业者的状态……

这正是令「u/ AlexSnakeKing」迷惑的地方,Kaggle 上的好成绩真的会对求职有帮助吗?

直白点说,在 Kaggle 上得奖能不能帮我们拿到 Google、FB、Open AI 这些大厂的 offer?

机器学习界的「耶路撒冷」

作为最著名的数据科学竞赛平台,Kaggle 成立于 2010 年,并于 2017 年被谷歌收入旗下。迄今为止,这一平台上已经举行了 356 场各种类型的数据竞赛。

很多公司、政府研究机构都会把自己的数据放上来,开放给全球范围内的参赛者,让他们帮助自己建模型。为了提高参赛积极性,他们也会设置一定的奖金,用来奖励模型精度最高的几个队伍,有些竞赛的奖金甚至可以高达百万美元。

于是乎,Kaggle 源源不断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开发者来参加竞赛,许多数据科学家在 Kaggle 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诸如机场安全、卫星数据分析这类的任务上,不乏数十年经验的优秀团队加入比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