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瘦身”的蔚来能够抵御特斯拉吗?( 五 )

2019年6月,酝酿已久的补贴退坡正式实施。补贴退坡后,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踩下了“急刹车”。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56.8万辆,同比增长67%。增长在7月戛然而止,今年7月新能源销量6.7万辆,同比下滑3.8%;8月销量6.6万辆,同比下滑21.7%;9月销量6.1万辆,同比下滑34.8%。多位行业专家认为,这是补贴退坡后,新能源车进入的阶段调整期。“短期承压、长期向好”是行业专家们对新能源市场的普遍判断。

乘联会认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优势和产品未来升级方向随着补贴退坡和外资新能源的逐步布局会成熟较大压力。另外,现阶段新能源车的购买主要是支持环保和传统限购的挤压需求,随着新能源车的各种问题被夸大描述,对消费者形成较大的使用担忧心里,不利于车市消费。乘联会同时指出,随着2020年的国内新能源车竞争进一步充分,新能源认可度会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乘用车的谷底回升的潜力较大。

可以预见的是,在重新回归增长之前,新能源市场势必将会经历一场腥风血雨的行业洗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的体系力强弱成为了届时能否活下去的关键。可是,在政策的庇护下,过惯了舒服日子的自主新能源企业,又是否有能力应对新能源市场调整期与外资电动品牌入侵的双重挑战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