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赚钱难,医疗影像AI难觅新故事?( 五 )

从认识AI、接受AI到使用AI产品,像张清这样的医生也开始越来越多。

2018年10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发起了“医学影像AI产业现状和需求调研”,回收了5000多份问卷,分析发现,对AI更为关注的医师一半都是从事放射专业15年以上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74%的医师表示仅听说过并没有使用过相关产品,20%的医师使用过相关产品,5%的医师正在参与研发,只有1%的医师已经参与研发并有相关成果。

2019年1月31日至7月20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AI辅助系统一共预测了16751例病人,多个科室的医生都在使用AI检测系统,AI使用率超过80%。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敬禹副院长在一场学术讨论会中坦言,“我们医院本来不是我们地区最好的医院,但半年以后,通过AI辅助筛查系统以及肺小结节诊疗室成立以后,为我们医院创立了区域品牌效应,引来了很多患者。”

AI介入之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门诊量提升了18%,反倒是肿瘤科门诊增加得很少。

有两位主任跟刘敬禹说,这么干就把肿瘤科“干黄了”,因为把肿瘤早筛查、早治疗,刘敬禹回道,“不会的,中国的病人还有很多,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希望将来把你们干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