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有哪些“逼死人”的制度?( 二 )

大多数受访者都不满的一点是,考核制度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幌子,员工能不能得高分全看领导心情。几乎每个人都想过离职,离开的人有的发现换个公司问题解决了,有的明白了人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改变自己,没离开的人还挣扎在制度和自我之间。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容易的工作。这7个故事里,也许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月报周报日报统统都要写

阅读量达不到目标不能下班

沈迅 | KOL工作室设计师

我是一名设计师,在一家KOL工作室工作。在我的设计师小伙伴圈子里,我是目前唯一一个不光要写周报、月报,甚至每天还要抽时间来写日报的人。写日报是门学问,既不能说自己什么也没干,也不能说自己什么都干了,还不能太优秀,不然就没有“进步感”。

这都不算什么,最奇葩的是,老板让我们自己给自己定考核制度。没有考核,意味着万事皆考核。

比如,微信公号文章必须全员转发,当天必须达到多少阅读量大家才能下班,否则就集体在公司工位坐着,重复转群的动作,还要截图发到群里,毫无隐私和自由可言。再比如,团队信奉“一个都不能少”政策,别人加班要陪着加班,领导吃饭要陪着一起吃饭,不准请假,否则会被认为不合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