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团购”力度大 药价“挤水分”( 二 )

中标价格低 外企热情高

“扩围”从何而来?事实上,本次集中采购,是在2018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试点基础上的范围扩大化。为了扩大改革效应,除了上述11个城市和自行跟进试点的河北省和福建省外,其余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参与了此次扩围。这也意味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已经扩展到全国。

77家企业参与竞价、25种药品再次“挤水分”——经过激烈的竞争,拟中选药品的价格在“4+7”试点基础上再度“探底”,均不高于上次中选价格的水平。

例如,经过竞标,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单片价格已降到不足7分钱;用于治疗乙肝的恩替卡韦,“4+7”试点的中标价格为0.62元/片,相比2017年降价幅度达95%,经过扩围竞价,最低中标价格再降至0.182元/片,降幅多达七成。

集中采购的药品为何能够突破“地板价”?专家表示,同此前的“4+7”试点相比,这次集中采购的范围更广,在全国放量的基础上,企业对“以价换量”有充足的信心。随着医改的推进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变,长期维持高昂药价的时代已经改变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