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团购”力度大 药价“挤水分”( 四 )

去年启动的“4+7”试点,将25个中选药品的平均价格压低了52%。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中选药品的采购量已达17亿片,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减轻,尤其是慢性病和重病患者获得感强烈。与此同时,非试点地区群众盼望扩大试点范围、早日用上质优价廉相关药品的呼声日益高涨。

与“4+7”试点相比,为确保中选药品供应,本次试点扩围允许每个品种多家中标,扩大药品供应来源,对于中选企业不足3家的品种,适当降低约定采购量比例,减少供应风险。同时,要求生产企业按照采购协议足量供货,确保供应稳定。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表示,集中采购和使用扩围,能够继续扩大带量采购的经济效应,利用市场机制促使药品回归合理市场价格,让更多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进一步提高百姓的用药可及性。

确保药品降价提质

试点扩围的迅速实施,回应了广大群众盼望早日用上低价药品的呼声。不过,对于药品的供应和质量等方面,民众仍有很多关心的问题。

其一,各地患者何时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中选药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