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消费场景融合之痛:机构倒闭 学费分期还得还( 四 )

“其实不止教育分期,像预付卡式的消费分期都会存在这种的风险。”上述资深人士坦言。像一些长租公寓公司、互联网装修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后,经营者跑路,导致租户无房可租、装修合同不能履行,但消费者仍需按照合同偿还贷款。“如果购买的是商品还好说,毕竟就一次性交易,但像服务类的,比如教育、健身、美容美发等,或者是期限长的,风险相对更大。”他说。

不过,针对教育分期的乱象,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举措。2018年8月,《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发布,对培训费一次性收取的时间跨度作出规定,要求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收费周期要合理,按照课时收费的,每科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60课时,按照培训周期收费的,一次性收取周期不能超过3个月的费用。

分期风险该如何防范?

尽管已出台文件规范,但业内乱象并未停止。在培训机构失联或者跑路后,消费者的苦水在于“明明无法继续上课了,钱却得继续还,不还就要上征信”,他们中大多数的诉求是希望借贷平台能够暂停还款。但于借贷平台而言,贷款人按照合同还款本就是应该的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