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造血式援宁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特派队伍

福建造血式援宁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特派队伍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戎斌(右)调研宁夏双孢蘑菇栽培情况 受访者供图

深秋,宁夏彭阳县长城村,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温棚里,福泰菌业负责人祁登荣正指导当地菇农注意防寒防冻。“气温骤降,易导致杏鲍菇长畸形,体型纤小,影响收益。”祁登荣说。

以前也曾为这类难题发愁的祁登荣,如今缘何也能上阵“把脉问诊”?这得益于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土肥所林戎斌副研究员的帮助。如今他不仅成为园区技术带头人、科特派,还先后手把手带出了20多名科特派参与食用菌产业开发。这个由福建与宁夏共同投资兴建的示范园,也发展成为宁夏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

把祁登荣与林戎斌连在一起的,是一场跨越23年、3000多公里的闽宁扶贫行动。“福建充分发挥科特派‘机制活’的优势,选派一批以优秀科特派为代表的专家团队,把沿海地区的先进理念、技术、项目等带到宁夏,为当地培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带头人、科特派队伍,探索新时代‘造血式’扶贫的科技援宁新路子。”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