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造血式援宁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特派队伍( 五 )

从项目输血到人才造血 闽宁科技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宁夏园艺产业园、白芨滩林场等示范基地里,无论是在大棚中还是荒漠里,其蔬菜、牧草等都枝粗叶肥、果实累累,与一脚之隔的荒漠地带景象截然不同。原因何在?这得益于科技特派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尹应武教授团队与宁夏大学合作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尹应武团队与宁夏大学曹兵团队合作,在白芨滩林场进行了生物基材料固沙试验,以及利用生物基土壤调理剂在石嘴山前进农场进行盐碱地水稻应用试验;与宁夏大学苏建宇团队合作,充分利用秸秆和枝条等废弃生物质资源,开发多功能、保水保肥新型生物基肥料,使“荒漠变绿洲”。目前,该团队正在筹划建设万吨级水性生物基材料生产基地,重点聚焦荒漠牧草经济。

这是“宁”“厦”合作取得的喜人成效之一。宁夏大学和厦门大学是闽宁合作对口院校,长期以来,双方通过项目牵引,柔性引进东部人才、技术资源等,打造了一支坚持不懈培养人才、源源不断产出科技成果的队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