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 华熙生物:玻尿酸“隐形冠军”的科创板之路(13)

赵燕:做企业肯定会有很多难关,你需要一关一关去跨越,尤其做实体产业,你一定要把最苦最累的活都要干完,然后才能往前走。

华熙遇到的很多难关其实都不是经营层面的,我觉得经营上出问题,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决策或者执行出了问题,这些都是能解决的问题。而遇到的更多困难是来源于观念层面的东西,你很难改变别人。这时就需要坚强地面对,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适当妥协。

冲刺科创板之路

《财经》:在资本市场,华熙生物并不是“新生”,公司早在2008年就登陆了香港市场,后来为何会退出港股市场,选择私有化?

赵燕:2008年选择在香港上市,主要基于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判断。2005年,华熙生物已成为了全球知名的透明质酸供应商,当时公司已经有了危机意识,我预感到一个企业不进则退,如果你没有压力,不能往前走,很快就被别人超越了。如何让企业保持优势?当时就想到了上市,让企业成为公众公司,让管理层随时随地感觉到压力。

2017年我们从港股私有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明确战略方向、进行全面战略调整及内部管理调整,更加重视终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及市场投入,对产品线重新梳理、管理架构及管理团队的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的明确及执行等这些工作,都是出于战略调整的需要,通过慎重考虑衡量,我们才从港股私有化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