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鸿基地产入武林( 六 )

“当然,新的项目出来对老的项目一定会有些影响,显得你老了,但这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项目。”刘德扬向采访人员分析,徐家汇商圈90年代初就已经存在,与此同时,整个零售行业在过去二十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最早的百货公司、外资百货到购物中心,再到现在的电商,现在的购物不再限定时间、地点。

“而翻新改造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动则生变,会给徐家汇商圈带来一些新的提升、业态和设计。”刘德扬说道,短期内,大家会以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ITC项目;但从中长期来看,ITC项目会一起带动徐家汇的提升、共赢。

参与者和见证者

刘德扬的上一个身份,是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的掌门人。1991年,距离1988年上海开放给外商投资不到3年,刘德扬正负责一个项目的调研工作。

巧合的是,这个项目是位于淮海路的中环广场,也是新鸿基地产来上海的第一个的项目。一来二往,刘德扬和新鸿基地产之间的接触也在不断加深。

“那时候上海刚刚开放,一切都在变化中,开发商对这个市场充满期盼,也充满戒心。”刘德扬回忆,“那是个非常特别的时代,很多海外的开发商第一次来到中国市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不是很深,不仅如此,当时的供求关系、政策也是一张白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