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家私35年: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新变革

9月10日,位于南海狮山镇的联邦家私创新工业园内,工人们正在将新生产的家具装车。这些家具要从这里出发,运往世界各地。“星星多,月亮少”,这是大家对南海民营企业的标准评价,而在为数不多的月亮中,联邦家私就是其中之一。确切地说,在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的南海,联邦家私其实是一个“异类”。

当别人拿着订单安于贴牌生产时,联邦家私却做起了品牌和原创设计;当国内家具企业还在担心宜家等外国品牌入侵时,联邦家私的国际化之路早已延伸至全球,还将品牌专卖店开到了海外。就在9月3日,联邦家私集团成立3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董事长杜泽桦又以“从未来看现在”为题发布了《致全体联邦人的一封公开信》,用不小的篇幅谈危机,既涉及外部环境和行业趋势变化,也直面内部的问题,引发舆论进一步关注。

中国制造正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发达国家正力保制造业优势,新兴国家也正在利用成本优势和工业环境的改善奋力追赶。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必须完成动能转换,从转型升级中寻找突破之路。

没人相信这是一条可以轻易成功的道路,更没有人会相信中国制造能够轻易汇入全球产业链重构大潮。但以联邦家私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却始终都在探索、践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