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不能安生立命,没有尊严,拿什么谈“工匠精神”?( 二 )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人与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变 , 权力与金钱成了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 人们视能赚大钱、能飞黄腾达者为“能人”“成功人士” , 这些人也往往是社会名人 , 为社会所推崇 , 而那些默默耕耘、诚实劳动的匠人以及身怀绝技、身手不凡的技工、“土专家”则淡出人们的视线 , 甚至为人所不屑 。

长久以来 , 在一线劳动似乎已成为“不光彩”“没出息”的代名词 , 企业工人中稍微有点出息的或者说最好的出路似乎只有进入管理层 。 已持续多年、困扰企业多年的“技工荒” , 不能不说与这种社会现实有关 。

即使在“金蓝领”逐渐吃香的当下 , 技术工人仍在不断流失 。 不难看出 , 在企业的待遇、地位低 , 缺乏劳动获得感及荣誉感、个人尊严感、社会认同感 , 是主要原因 。 的确 , 近年来在企业 , 尽管一些技工的收入提高了不少 , 但与技术、行政管理人员相比 , 其“低人一等”的地位并无多大改变 。

一位国家级技术大师的感受尤为真切:无论技术多高的工人 , 都得受哪怕职位最低的干部管理 , 只要带“工人”二字 , 就没有发言权 , 岗位可被随意安排 , 任务可被随意增减……最终其只好通过借调到机关培训部门来提升尊严感 。 由此可见 , “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在正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依然根深蒂固 , 它固化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制度安排中、社会价值中 , 进而固化在人们的观念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