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CPI同比上涨3% 为何三季度金融数据超预期?( 五 )

孙国峰解释称,MLF是央行通过招标方式投放流动性,形成市场化招标的结果。它只是影响LPR报价的一个因素,MLF利率更多和市场利率水平关系较为密切。当前市场利率水平比去年已经有了很大幅度下降,现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完善利率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促进贷款实际利率的下行。

贷款基准利率逐渐淡出水到渠成

当前各项贷款利率逐步转向以LPR为锚,市场诸多观点认为,当前可以取消贷款基准利率。

对此,孙国峰表示,正在研究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问题。随着新增贷款运用LPR占比的不断提高,以及将来存量贷款转换工作的推进,未来贷款基准利率逐渐淡出应当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从LPR角度看,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在积极推动LPR应用,目前占比在逐步提高。对银行在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的考核设定了考核时点。对大行来说,设定“358”的进度要求,今年9月,新增贷款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四季度不少于50%、明年1季度不少于80%;对中小行设定“58”的进度要求,今年4季度应用LPR做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50%,明年1季度不少于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