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对自然现象的表现,是在虚拟艺术思想指导下通过程式进行的( 六 )

现在戏曲艺术根据虚拟的原则来处理夜斗 , 才把生活中客观存在的 , 而观众本来不可能感觉到的东西 , 都鲜明地摆在观众眼前了 。 如果我们还想再找一种方法 , 那么这第三种方法必然是前两种处理方法的折中 , 它虽然可以使观众看见演员 , 但是比起第二种处理方法来 , 清楚程度相差很多 , 它毕竟还不能扔掉从现象上模拟生活真实的包袱 。 因此实质上它跟第一种处理方法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分 , 用这种方法是不可能获得如目前《三岔口》所取得的非凡成功的 。

原因是:第一 , 用弱光会降低形象的可见度 , 对演员的细微表现 , 特别是面部表情不容易看清楚 。 第二 , 剧中规定是在完全无光的情况下肉搏 , 用弱光不等于完全无光 , 反而会给观众造成-种有月光、有鐓光的错觉 。 只要有微光 , 这场戏所表现的那段情节就根本不可能被观众承认了 。 所以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是尽量模拟生活真实 , 实际上反而暴露了它本身的虚伪 。 中国戏曲艺术还常借用道具来点明是夜间 , 这也是设法使观众产生一种夜晚的感觉 。 例如《群英会》中蒋干盗书用蜡烛 , 黄盖密报军情用灯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