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审美机制是以历史积淀的方式,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四 )

比如在构成戏曲的三要素中 , 舞有所淡化 , 而表演的作用则被突出 , 由于表演中写实成分的增加 , 变形和夸张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 , 程式在大范围内被突破 , 虚拟表演的程度有所降低 , 舞台时空相对集中 , 流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等等 。 这些变化开始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 但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 其实这些变化也是戏曲艺术导向目的的一种控制 。 审美机制有两个特点 。 其一是鲜明的个性 。 我们知道 , 审美机制自身并不能独立存在 , 它作为规律和原则 , 由戏曲声腔剧种来体现 。

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 , 审美机制是以历史积淀的方式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 但是 , 由于它必须附丽于声腔剧种的身上 , 而任何一种声腔剧种都是一个生命的过程 , 这就决定了审美机制积淀的阶段性和个性 。 在戏曲系统中 ,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声腔剧种 , 它们形态各异 , 差别悬殊 。 声腔剧种的千差万别 , 决定了审美机制表现形态的丰富多彩 。 这就是说 , 戏曲审美机制的表现形态没有模式 , 它是排斥划一的 , 因此才是生动的、充满活力的 。 我们在观察声腔剧种时还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