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信贷社融全面回暖 央行:实体经济有较强资金需求( 六 )

央行:MLF只是影响LPR的因素之一,更多改革效果待显现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一大着力点,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近期要降息(下调MLF等政策利率)?目前市场对此有着较大分歧,降息的不确定性依旧较高,尤其是经济回落压力加大以及CPI上行压力增加,两方掣肘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整的难度。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和通缩的基础,但也要关注预期的变化,降低融资成本要通过改革的方法。一方面,LPR改革后经过两次报价,一年期LPR降低了15个基点,5年期下降了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社会反映积极正面。

“通过积极推动银行运用LPR定价,9月末新发放贷款运用LPR占比达到56%,其中大银行占比更高,中小银行因为系统改造合同修订稍慢,会很快加快。”孙国峰称。

另一方面,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取得初步成效。LPR改革后,央行会对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加强监督。9月末,贷款实际利率低于此前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即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的占比为8%,比前期有所提高。随着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推进,对贷款实际利率的下行也有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