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0座公厕装上了“大脑”,将来会有多聪明?全国首个建设导则出炉( 四 )

导则明确,智慧公厕是指广泛运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新兴材料、生物处理等前沿技术成果集成建设的公共厕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查阅导则发现,智慧公厕必须具备基础智能、环保节能、公众服务和运营管理等4个方面的硬件设施。

基础智能设施方面,导则明确智能公厕应有以下基本配置:厕位智能监测系统(感应人体、指示厕位占用状态)、环境监测系统(检测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和烟雾)、环境调控系统(新风系统)、资源消耗监测系统(管理用水、用电、智能洗手液等方面的消耗)、安全防范系统(感应人流量、有紧急呼救设备)、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能发布信息的显示屏、获取用户反馈与体验评价的设备)等。

上海150座公厕装上了“大脑”,将来会有多聪明?全国首个建设导则出炉

嘉定汽车站智能公厕和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智能公厕的数据显示屏

环保节能与否,也是公厕能否称为智能公厕的硬指标。导则明确,智能公厕至少要配置自动感应冲水系统和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节约用水用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