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垃圾分类”遇冷 谁来取代“小黄狗”?( 十 )

“互联网+垃圾分类”遇冷 谁来取代“小黄狗”?

可回收物智能兑换机的运维单位为增加收入,在一旁增设了一台“无人冰柜”,居民可以通过支付宝扫描打开冰柜,顶部的探头会自动识别居民拿走的商品,合上冰柜后,自动扣款

不过,据采访人员观察,目前上海还没有流量变现成功的智能垃圾设备,如果以投放8000台为流量变现门槛,参考爱回收的投放模式,达到这一门槛的硬件成本就在1亿元以上,很多企业熬不到那一天。

采访人员在上海虹口区多个小区发现,虽然智能垃圾设备光鲜亮丽,但故障频繁,小区有时电话催个一两天,运维人员才姗姗来迟。类似的问题在闵行、普陀等区也存在,居民分类投放的热情是被“点燃”了,可扔得太多,机器一下子满了,却迟迟不见运维方来清空。

表面看是运维人员服务不够勤快,但仔细闻,这里面透着资金周转不力的味道。

“对接我们小区的人,春节至今换了4批,一个不如一个。”一位居委会干部颇感无奈,她听说,这家机器的运维方资金吃紧,正在大面积裁员,还把一些区域已经投放的设备转卖给了别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