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在家早教:打通中国早教“任督二脉”

近两年,关于原生家庭教育的热议层出不穷,《小欢喜》《都挺好》成为现象级热剧,引发大众对于“家庭早期教育”的深刻思考。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学前教育的立法进程,无论是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学前教育法(草案)》的修改完善并被纳入国务院2020年立法计划,都预示着全社会早期教育意识的全面觉醒。

与之对应的,是早期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早教理念的不断升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中国家长的执念。但这样繁荣的景象,是否已真真切切落实到每一个家庭,作用到了每一个孩子身上?

“迷茫而焦虑”的中国家长

新生代家长的早教现状,可以用“眼高手低”来形容。

他们不停地翻阅教育类书籍,学习“智动情语”的一招二式,记下“探索力”“创造力”等关键词。实际上,平日工作已经疲惫不堪,回家陪孩子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周末决心好好陪陪孩子,思来想去还是拉去了儿童乐园……家庭早期教育的痛点之一,在于家庭陪伴的时间“量”,更存在于陪伴的品“质”。他们并非不知道“质”与“量”的重要,但实操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