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创业,我太南了( 五 )

资本大多是逐利的,和创业项目在“同一个屋檐下”,伴随企业长期成长的比较难得。这是VC的盈利模式所决定。

VC并不是赚的企业的营业利润分红,更多的是要赚估值溢价的钱。所以,VC希望百里挑一(差不多真实的比例)地找到合适(值得赌一把)的项目,伴企业的成长一程,寻求可能的IPO上市或者高估值被收购等,存在的潜在NN倍超额收益。

但2B创业,本就是一件慢事,挖掘的多数是存量市场,满足的是“唯利是图”的企业用户需求,用的是各种互联网思维和工具,做的是精耕细作的效率生意。

这和2C互联网赢家通吃,爆打流量至垄断,然后流量变现的路径大相径庭。

硬核高科技型的2B公司是VC最喜欢的类型。典型的VC思维模式如冯斯基:“To B怎么定义是一家高科技产品公司?”

“如果产品毛利低于70%,就要反思,自己可能做得不是一个真正的高科技产品。”

举个栗子,成本19元,打到脸上3800的玻尿酸,似乎符合VC喜欢的高科技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