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晚年为何如此悲惨?深度解析抗倭英雄的背后( 五 )

第一便是投靠张居正;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非常微妙 。 一方面 , 两人是亲密的师徒关系 , 而另一方面 , 两人在政治上有着强烈的冲突 。 由于万历上任时 , 年纪尚小 , 因而需要张居正来进行辅政 。 张居正对于万历的教育十分严格 , 以致于夺走了万历的童年 。 在万历有了自己的政治主见之时 , 张居正有又对他进行了压制 。 这难免会让这位皇帝感到不满 , 毕竟张居正对他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 , 因而使得这位“九五之尊”难以伸展手脚 , 久而久之两人之间就产生了隔阂 。

那些与张居正立场对立的人就趁机挑拨万历与他的关系 , 各种关于张居正的负面消息一下就进入到了万历的耳中 。 自此 , 张居正的政治地位也逐渐边缘化 。 由此可见 , 张居正晚年 , 因为众人的排斥 , 而渐渐在政事上犯下了错误 , 而这些错误也使得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时 , 众人都受到了牵连 。 而与张居正关系密切的戚继光自然会受到影响 , 不过与张居正相比 , 戚继光算是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

第二便是戚继光的个人品性;戚继光虽然与张居正有着不光彩的关系 , 但是这只是建立在戚继光抗倭的需要之上 , 因而戚继光并没有从这层关系上获得任何的好处 。 正如戚继光的抱负:“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 。 ”只要能够抗击倭寇 , 戚继光愿意做任何事 , 自然也包括一些不光彩的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