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设定|半个月6个虚拟偶像出道,比李佳琦更贵更有人气,还能元宇宙( 二 )
但从虚拟偶像自身来说 , 目前最大的问题则在于成功案例较少 。
如国内较公认的也只有洛天依 , 此前也多有所谓虚拟偶像出道 , 但都只是厂商讨好二次元粉的一个噱头 , 并没有认真打造 。
加上人设上 , 目前虚拟偶像的个性也较为单薄 , 大多就是吃货、萌蠢、歌姬等少数标签 , 缺乏立体性和多元化 。
这也是整个虚拟偶像行业本身就比较小众和真正用力投入的厂商较少等原因所导致 。
目前而言 , 虚拟偶像大致分为三类:真人化形象、二次元形象的偶像、套皮动漫形象主播 。
事实上 , 这三种生态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 只是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和适用生态的区别而已 。
真人化形象更有接近性 , 比如新闻主播、外景直播上 , 更适合大众视觉 , 但由于真人化水准难免不足 , 也容易让人形成和真人主播的对比 , 而缺少冲击力 。
二次元形象偶像则人设塑造更加随意和自如 , 场景上则偏向于二次元话题、综艺、演唱会等 , 其作为虚拟偶像最初始的状态 , 较为受二次元粉丝欢迎 , 但在较正式的场景下不容易被接受 。
套皮动漫形象主播 , 则由于动漫形象自身的人设和IP , 容易激发情怀感和传播度 , 但受限于版权 , 再进一步衍生上有拓展压力 。
至于元宇宙和虚拟偶像结成CP , 不过是蹭风口的套路而已 。
元宇宙确实可以和虚拟偶像相互匹配 , 且在VR技术上有共生关系 。
但元宇宙目前只是史前阶段 , VR技术所能承载的虚拟偶像呈现能力是像素级的 , 即略比红白机时代的马里奥好上一些 。
其整体表现能力无法达成虚拟偶像至少二次元动漫风或3D立体呈现效果 。
元宇宙目前的状态 , 并不能为虚拟偶像产业真正注入生命力 , 反而将来技术成熟了 , 每一个人均可以在元宇宙重塑自己的形象与人设 , 这又较之虚拟偶像的拟人特征和扁平化人设 , 更为丰满 。
因此 , 所谓发展机会 , 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 。
与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偶像不同的是 , 现在的虚拟偶像出现了往更加真实的“数字虚拟人”方向发展的趋势 。 如虚拟时尚主播A LING、虚拟学生华智冰等 , 让很多人误以为是真人 , 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
也有业界认为 , 这才是虚拟偶像的下一个方向 。
AI技术不断突破 , 确实带来了很多破壁的可能 。 但华智冰这样具有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能力的数字虚拟人 , 和虚拟偶像泛娱乐布局是不一样的 。
布局虚拟数字人 , 事实上是将人工智能人格化 。
【人物设定|半个月6个虚拟偶像出道,比李佳琦更贵更有人气,还能元宇宙】一来可以更容易让大众理解自己的技术 。
二来人格化的虚拟数字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品牌形象展示 , 类似品牌代言人以及此前出现的虚拟偶像 , 只不过虚拟数字人的人设会随着技术迭代而不断丰满 , 其可能展示的技术实力也比单纯的营销路数更强 。
比如此前微软小冰创作诗歌、小说 , 参与一系列人机互动之类的 , 就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深度学习的进步 , 并可以面对面进行“对话” 。
三来从工业化层面的人工智能进阶到虚拟数字人 , 本质上也是应用上的一个大迭代 , 属于企业亮肌肉的呈现 , 没有相当的技术沉淀 , 虚拟数字人一旦和公众交互 , 很容易出现“智障”问题而给品牌形象带来负面 。
所以从布局到敢于推出 , 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实力的 。
因此 , 不能将虚拟偶像和数字虚拟人混为一谈 , 前者是泛娱乐人偶 , 后者是技术革命的呈现 。
推荐阅读
- skt|被SKT冷藏埋没,来中国带队打进世界赛决赛的励志人物史
- 马里奥|AG迅速衰退原因分析!2个关键人物离队影响太大,月光驾驭不住了
- 我的世界|我的世界:这些莫名其妙的设定,看起来不合理,实际却是彩蛋!
- vg战队|我的世界:没能“活着”走出测试版本的设定,一块肉占一格空间!
- 孤单又灿烂的神|制作人爆《零》最初设定是鬼怪战斗游戏
- 梦幻西游|梦幻西游:系统就是这么设定的,为什么抢了财神的摇钱箱会被勾魂
- 热血传奇|热血传奇游戏里的人物介绍与优劣势
- fate grand order|FGO角色名字大改,都按照历史知识命名,没有偏离原型设定
- 超级机器人大战30|热血传奇:“麻痹戒指”设定太超前,玩家爆出后整夜不敢下线
- |最难忘的游戏角色,整个游戏中最憨的人物,结局却让无数猛男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