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医养拓荒者陈志权:站上大健康产业肿瘤预防的大风口( 六 )

2016年,陈志权开始带领专家团队推进新学科的研究,而在随后的2017年、2018年,团队陆续发表了论文性质的学术成果,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时,团队成员们都以一种不计得失的态度尽力完成。

当学科慢慢发展起来时,陈志权开始将森林医养推进到成果应用阶段。从森林医学的全球应用情况来看,日本、德国、韩国都处于较先进的水平。看上去,中国森林医养产业的起步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但是在研究过程中,陈志权发现了国内发展森林医养的优势。

他认为国外只是利用现代科学做森林环境与健康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方针,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有一整套能够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陈志权利用森林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五大疗法:森林医养的五大健康服务体系:健康管理、森林环境疗法、多种自然疗法、森林文化疗法、森林膳食疗法。从这一套体系来看,它使中国的森林医养模式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凸显了自身的优势,而且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

学科基础与应用方法皆俱之后,剩下的便是场地与合作。据陈志权介绍,目前这一森林医养模式已经与国内一些场地展开合作,“在建设的有黑龙江的鸡西和伊春,而其它正在沟通的基地能不能做,我们要先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比如说森林环境的小气候环境,芬多精的浓度,负氧离子的数量,包括它的地表水质情况,山体岩石的辐射、电磁辐射,包括安全性的评价及应对办法,以及适合什么人、什么时间去,去多久、去接受那些健康服务内容,用于预防那种疾病或那种慢病的康复,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