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稻田养殖经济模式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浅探( 二 )

1.1 基本情况及区域分布

广西稻田养殖的历史悠久 , 但因多种因素制约 , 广西的稻田养殖在 2011 年以前发展缓慢 , 技术模式落后 。 近年来 , 尤其是 2015 年以后 , 广西各地突破传统方式 , 通过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 , 不断加大稻田养殖技术推广力度 , 应用面积不断扩大 , 生产模式不断创新 , 技术标准不断建立 ,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 根据《2018 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 , 广西 2017 年的稻田养殖面积有 47 670 hm 2 , 稻田鱼产量 19 929 t , 主要分布在柳州市、百色市、桂林市、玉林市以及河池市五个地级市 , 其中以柳州市和桂林市为集中养殖区域 。 据统计 , 柳州市 2017 年稻田养殖面积 9 924 hm 2 , 全年稻田鱼产量 5 436 t , 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 。 桂林市 2017 年稻田养殖面积 33 000 hm 2 , 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全州县 , 面积 20 333 hm 2 。 其他 3 个市的稻田养殖区域分布相对较分散 , 玉林市仅玉州区的稻田养殖模式具有一定规模 , 其他区域均为零散分布 。

1.2 稻田养殖主要模式及成本收益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