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稻田养殖经济模式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浅探( 三 )

广西的稻田养殖模式主要有 3 种:粗放型稻田养殖模式、规模化稻田养殖模式以及沟坑式稻田养殖模式 。 养殖的品种主要是依据各地的自身条件 , 因地制宜 , 因田而异 , 主要包括禾花鲤、鲤鱼、黄鳝、泥鳅、月鳢、黄沙鳖、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 主要的品种搭配模式有四种:稻-鱼、稻-鱼-虾、稻-虾、稻-鳖 。

养殖的成本及收益随区域及品种而异 。 以桂林市全州县为例 , 养殖成本主要有苗种费平均 5 元/667 m 2(每 667 m 2 放 3 cm 鲤鱼苗 500 尾 , 0.03 元/尾)、防逃措施费用平均 20 元/667 m 2 、饵料费平均 35 元/667m 2 、人工费平均30元/667m 2 , 合计平均成本100 元/667 m 2 ;按平均生产鲤鱼 20 kg/667 m 2 、销售均价40 元/kg 计 , 平均增产 800 元/667m 2 。

1.2.1 粗放型稻田养殖模式即传统的稻田养殖模式 , 广西的百色市和河池市因历史及地理等因素的限制 , 目前仍有不少地区采用此种养殖模式 。 该模式技术含量低、管理粗放 , 养殖单产低 , 经济效益不高 , 如稻田养殖鲤鱼平均产量仅 10~20 kg/667 m 2 , 将逐步被另外 2 种养殖模式替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