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华为:告别荣耀,来日方长!
文章图片
传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北京时间 10 月 15 日 , 据路透社消息 , 知情人士透露 , 华为正与神州数码 , 以及其他潜在买家 TCL、小米进行谈判 , 商讨出售其子公司荣耀事宜 。 交易可能是全现金交易 , 最终规模较小 , 交易总价在 150 亿至 250 亿人民币之间 。
知情人士透露 , 目前待出售的资产尚未最终确定 , 可能包括荣耀品牌、研发能力和相关的供应链管理业务 。 而在神州数码、TCL、小米之中 , 神州数码因是荣耀手机主要分销商身份 , 成为买家的可能性最大 。
随后 , 这一消息被国内媒体大量转发、报道 。 对此 , TCL、小米对极客公园回复不知情 , 荣耀不予置评 。
荣耀或被出售最早来自于 10 月 7 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的研报 。 郭明錤在分析华为手机整体业务后 , 认为荣耀出售的可能性很大 。 郭明錤预测荣耀的出售将带来多赢局面 , 华为既能规避禁令 , 又能发展高端机型 。
不过据《深网》报道 , 一位接近荣耀总裁赵明的知情人士透露 , 赵明 9 月中旬曾经内部否认荣耀出售 。 华为没有足够动力 , 也不能保证出售后能规避禁令 , 离开华为也将损害荣耀的溢价能力 。
10 月 12 日 , 有自媒体再度爆料 , 荣耀业务或将拆分独立运作 , 华为官方随即否认 。 市场愈演愈烈的传闻 , 让荣耀的命运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 因为荣耀出售传闻的背后 , 的确有符合客观情况的决策逻辑 。
一场符合逻辑的传闻
多位行业人士针对荣耀出售的传闻 , 向极客公园表达了可能性很大的看法 。
「可能性很大 , 也必须卖 。 一个月前 , 我就陆续对外透露了消息 , 荣耀目前已经谈过几轮了 , 买家一定要有外资或美资背景 。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孙燕飚说 。 电信分析师刘启诚也认为 , 荣耀肯定有可能被卖 , 荣耀作为华为抗击小米的力量 , 近几年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意识 , 很容易与华为内部产生某种竞争 , 目前华为面临诸多挑战 , 也没有更多能力扶持荣耀 。
2011 年 , 华为新开辟了荣耀产品线 , 以对抗互联网手机品牌小米 。 两年后 , 为了分工更加明确 , 不影响主品牌高端调性 , 荣耀独立运营 。 华为主要冲击三星、苹果所在的高端手机市场 , 荣耀主打互联网线上渠道 , 覆盖中低端手机市场 。
双品牌运营 , 两股合力冲击市场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 借助于华为在技术研发、营销渠道、供应链、品牌背书等优势与扶持 , 荣耀迅速成为互联网手机市场的「新势力」 。 一方面 , 荣耀以近乎「克隆」的方式 , 降维打击小米;另一方面 , 荣耀帮助华为收割更多手机销量市场份额 。
2017 年 , 荣耀手机销量反超小米 , 成为国内互联网手机排名第一品牌 , 与华为主品牌销量势均力敌 。 2018 年 ,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萎缩的情况下 , 华为+荣耀仍以超 33% 的增速增长 , 成为国内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厂商 。
近两年 , 随着华为与荣耀独自运作的界限更加明确 , 采用两套 PR 团队 , 手机销量分开统计 。 华为与荣耀之间关系也更加复杂、微妙 , 「左右手互搏」、中低端产品线打架的声音不绝于耳 。
此外 , 手机线上渠道天花板尽显 , 荣耀开始拓展线下渠道 , 品牌下沉 , 与小米、OPPO、vivo , 甚至华为门店「贴身肉搏」 。 今年荣耀线下渠道超过线上渠道 , 未来线下线上占比或将从过去的五五分 , 到六四分 。 荣耀初期的纯轻资产模式 , 在 IoT 生态以及新零售 3.0 战略下 , 发生一些变化 。
这些原本不是核心问题 , 不可避免但无损大局 。 但是 , 在美国禁令的特殊背景下 , 华为或将需要在终端业务乃至荣耀手机业务上进行一些取舍 。
去年至今 , 美国先后对华为进行三次封锁 , 华为无法通过台积电第三方晶圆厂商代工、生产高端芯片 , 也无法从高通、联发科第三方芯片厂商购买中高端手机芯片 。 9 月 14 日 , 美国禁令大限到期之后 , 华为终端业务只能依靠库存芯片维系 , 芯片成为压在终端业务头上的头等「大山」 。
「现在华为的首要任务还是活下去 。 」刘启诚说 。 而华为手机业务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是 , 「芯片库存不够两个人花 。 」孙燕飚认为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死结」 。
所以 , 这时候某种程度上 , 荣耀的重要性将降低 。 华为在极端情况下 , 也将会把更多资源倾斜于高端产品线 , 而绝非利润不高的中低端产品业务 。 据研究公司 Canalys 数据统计显示 , 今年二季度荣耀智能手机业务占华为总销量 26% 。
荣耀占比较高 , 利润却微乎其微 。 据路透社报道 , 2019 年荣耀收入约为 700-800 亿人民币 , 净利润不足 50 亿人民币 。 相比之下 , 华为高端产品线 Mate、P 系列能带来更高的品牌溢价与利润 。
可以预见 , 业务战略收缩 , 可能成为华为下一步棋的落子 。
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华为展区|极客公园
有舍有得 , 来日方长
从华为的发展路径上来看 , 终端业务的成功是一场未能预料到的「意外」 。
尽管 , 消费者提及华为最先想到的是华为的消费者业务 , 但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超过运营商业务不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 华为以交换机、路由器等业务起家 。 网络设备、无线、服务解决方案等在内的运营商业务才是华为的根基与战略高地 。
2016 年之前 , 华为运营商业务一直是华为的营收主力 , 占比超 55% 。 直到 2017 年开始 , 运营商业务才跌破 50% , 消费者业务占比开始上升 。 到 2018 年 , 消费者业务的营收首次才超过运营商业务 。 据华为 2020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 消费者业务营收占比 56.3% , 运营商占比 35.2% , 不断增长的企业业务占比 8.5% 。 这意味着华为如果手机业务受挫放弃 , 确实属于「断臂」 , 损失了这些年的成长成果 , 但还不至于伤到根基 。
同时 , 华为消费者业务自诞生以来 , 定位、目标就非常清晰 , 是华为核心业务的之外的「特种部队」 。
任正非曾公开表示 , 华为一定要走利润高的高端手机路线 。 华为消费者业务只是辅助产业 , 目的就是赚钱 , 负责输送的资金 , 好助力运营商业务在全球冲锋陷阵 。
推荐阅读
- 王者荣耀|DNF:新号主才玩2个月!“土豪哥”剑魂又被卖了,装备毕业却贬值
- ag战队|王者荣耀国际邀请赛本月开启,成都AG代表KPL赛区出战,冠军奖金高达六位数
- 配音|《王者荣耀》节奏层出不穷,嫦娥配音事件表面和解,暗中阴阳,洪海天发声:将主动解约
- 王者荣耀|天美捧公孙离的历史操作:她才是王者荣耀真正的女主角
- 打野|王者荣耀:玩打野你不得不明白的四大逻辑,野王并不是谁都能当
- 王者荣耀|王者荣耀:排位环境复杂已成事实,怎么上分才是关键,别怪队友菜
- 公孙离|王者荣耀:公孙离到底要怎么进场输出?对线打穿,一团就废
- 王者荣耀|1个人玩王者越来越没意思,MOBA游戏真的只有组团才玩的下去吗?
- 闪退|369告别TES!Karsa辟谣:去RNG没带3个律师,能走是因为合同到期
- 王者荣耀|《王者荣耀》的成名路:从未停止向前,这才是它不会败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