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都上市了, 互联网韭菜已经不够割了么?( 五 )

《李翔商业内参》是得到 APP 的第一款付费订阅产品 , 上线第一年 , 这套定价 199 元/年的课程就卖出了 10 万多份 , 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之后的知识付费热潮 。 类似的爆款课程还有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 售价 199 元 , 订阅数量超过了 20 万人;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一个月订阅突破 5 万 。

如果这些数据是真实的 , 2016年“得到 APP”单凭这几个专栏的收入就超过 7000 万 。

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在“得到”上知识服务的载体是文字、音频的形式 , 不受物理世界的约束 , 一次制作 , 可以持续售卖 , 将边际成本压至极低 。 2016年全年 , 罗辑思维的营收近 3 亿元、净利润 4462万元 , 对应净利率 15.5% 。

对于一家成立仅一年的公司 , 得到 APP 的高光表现 , 让罗胖备受顶级投资机构的宠爱 。

目前罗辑思维的股东结构中 , 红杉资本、真格基金、腾讯以及华兴资本等均在其列 。 根据一份在 2017 年曝光的文件显示 , 当时正在进行 Pre-IPO 轮融资的罗辑思维 , 估值已高达 70 亿元人民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