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天佑院士:从人类感知到智能决策,制造业智能化关键问题解读( 六 )

第一 , 要做智能传感 。 现在的传感感知是靠人 , 这些感知如何通过智能传感、无线传输、边缘计算 , 去预测、优化决策、大数据监控 , 并向上接入工业云 。

为什么需要工业云?工业过程的数据是变化 , 通过某一段数据训练的模型无法用到整个生产过程中 , 因而必须要做一个自适应的机器学习系统 。 再加入物联网技术 , 也就形成了现在的企业物联网+企业智能化软件平台 。

对于这个系统而言 , 必须要考虑工业网络化系统安全 , 这是有特殊的安全要求的 。 这样 , 这个系统就实现了制造流程的全局化、个性制造流程化 。

企业工业网络化系统的目的是执行定制化生产任务 。 当然 , 对于这样一个系统而言 , 必须要考虑工业网络化系统的安全 , 工业系统有其特殊的安全需要 。

下面以一个制造流程的智能系统为例 , 来说明如何实现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应用 。 如下图所示 。

现在的生产线 , 无论是离散生产线 , 还是流程生产线 , 底层都是加工装备 。 在流程工业中都会有一个控制系统 , 所以大家看到的生产线是自动化 , 这样生产线实现的自动化是有条件:在一种产品、一定边界条件下 , 通过人利用信息化系统 , 通过工艺工程师把这个系统的指令和工艺参数确定后 , 实现自动化生产线 。 如果将来要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 , 即生产条件变化的情况下 , 实现实际落地应用时 , 人如何在其中起到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