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风吹安防三十年!细数从数字浪潮到AI进击的岁月( 十 )

而业务层面 , 一直到2007年 , 海思才收到了大华最先递来的橄榄枝 。 根据资料 , 双方一次性签订了20万片H.264视频编码芯片的合同 , 这也成为海思成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大采购量外销芯片 。

3、从后端走向前端 , 中国安防巨头的修炼法则

就在华为以海思为倚靠 , 从供应链层面切入安防的时候 , 海康与大华则在这一期间完成着积极的转型 。

2007年安博会上 , 以海康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将重点放在网络监控领域 , 智能行为分析、车牌识别等智能化监控产品在这一年出现在了海康的展台之上 。

不过更值得一提的是 , 在这一年的安博会上 , 海康还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 IP摄像机、IP快球等前端产品 。 至此 , 以海康、大华为代表正式开启了一场从后端向前端摄像头转型的重要转变 , 而中国的安防企业已经完成从前端摄像头到后端存储 , 从最上游的芯片研发到最下游的工程 , 全面对外企的替代 。

同年 , 同样位于杭州的宇视在张鹏国的带领下从新华三独立 。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此前多年的积累 , 宇视一出场 , 就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 , 在质量与技术方面 , 直接与外商抗衡 , 并自此长期牢牢在中国安防产业的高端产品之中的一席之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