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外链规范升级,拼多多会夭折吗?( 八 )

对于拼多多的产品 , 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针对这些喜欢低价的用户 , 它从下沉市场抓取了大量的底层用户流量 。 然而 , 从商业的角度出发 , 用户对于消费升级和品质的追求才是人性永不改变的部分 。 这些下沉市场的人 , 也在追求更好的产品品质以及品牌 , 因此 , 此番微信的升级逼迫 , 也让拼多多不得不加快对通过流量对自身品牌的重塑 。 在圈定基础用户和巩固定向发单能力之后 , 进行c2m反向定制 , 在局部形成自己控制的生产基地 , 进而左右上游产业链 。

值得注意的是 , C2M是国内工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命题 , 中国传统制造业在人口红利逐渐殆尽后正积极拥抱互联网 。 不过 , 根据去年埃森哲与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显示 , 仅有7%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

而从拼多多副总裁井然之前披露的数据显示 , 拼多多已于今年推出超过1300款定制化产品 , 累积订单量接近7000万单 。 此前拼多多宣布 , 今年上半年平台订单数突破70亿单 , 以此计算 , C2M占比已接近10% 。 这对于拼多多后期的转型升级无疑开了个好头 , 因为对于拼多多来说 , 拥有的是流量而非用户 。 虽然目前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越了京东和天猫 , 但这些用户是完全看重性价比的 , 一旦平台的各种低价补贴消失 , 用户粘性并不会很强 。 因此 , 为了缓解这种尴尬 , 拼多多必须第一步以“拼工厂”+“新品牌”为蓝本 , 打造自己控制的生产基地 , 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 , 第二步则是在主流品牌中打入楔子 , 逐渐逆向控制上游产业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