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 唯独没有去秦国, 而秦国却偏偏实现了统一( 二 )

而最后的结果却令人非常的诧异 , 孔子周游列国 , 偏偏唯独没有去秦国讲学 , 而最后秦国却统一六国 , 成就了大一统的王朝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儒家不适合治国吗?

但是从汉武帝开始 , 中国就一直拿儒家当成正宗 , 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 很明显 , 儒家也是可以让国家变得强大 。 那为何秦国是唯一一个没有接受儒家思想的国家 , 却能够统一中国呢?这里面存在三个原因 。

其一 , 不合时宜 。 儒家不是不能治国 , 只是不能治诸侯国 。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 , 各国征伐不断 , 年年腥风血雨 , 这个时候 , 儒家那种讲理说礼制那套方法根本步符合现实 。 因为礼仪只会让人有素质 , 而素质并不代表战斗力 , 在那个时期 , 战斗力才和礼仪的实行成对比的 , 但是礼制却能够将战斗力降低 。

总不能两军对阵 , 一方严阵以待 , 随时做好厮杀得准备 , 而另一方却夸夸其谈 , 战阵之上说理 , 明显就是一个笑话 , 虽然打个比方 , 但是实际情况完全就是这样 。 礼制在约束人培养人道德的时候 , 同样会抹杀人心中的血性和脾气 。 所以儒家只能是在和平年间发展 , 对于战乱的年代完全不适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