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了好几年的慢充终于解决 iPhone你还真倔强( 七 )

但是没有哪一家能打通全平台 , 实现一个充电器就能对所有的设备都能快速充电 。 市面上的快充协议“百家争鸣 , 各自为政” , 即使有兼容也不能达到最理想的充电速率 。 “协议兼容性目前的确是整个快充行业发展的最大技术壁垒 , 如果能够打通快充协议不兼容的问题 , 整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加速前行 。 ”

这时候 , PD 3.0协议中的PPS规范整合了目前高压低电流、低压大电流两种充电模式 。 另外 , PPS规范将电压调幅度降低到为20mV一档 , 是QC3.0标准电压调节幅度的十分之一 ,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对电压的调节更为精准 , 能实现更高匹配度的充电 。 这也是PD在技术层面实现统一的原因 , 也是PD能实现快充大一统的基础支持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游戏机等设备快速充电 , 目前最新的PD 3.0标准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00W 。 并且目前谷歌已经强制安卓阵营使用USB接口就必须支持PD协议 , 并收编了QC快充 , 而Type-C接口也越来越受移动设备的欢迎 。 新黑科技材料氮化镓与PD快充的缘分与其说氮化镓是PD快充的发展方向不如说小型化是PD快充的发展方向 。 随着功率的增加 , 充电器的重量和体积会相对应的增加 , 与现如今的便携趋势明显相违背 。 于是怎么将充电设备小型化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 , 而且小体积下还需要解决散热问题 。 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研究这方面的新材料了 , 最近也有很多充电器开始使用上了氮化镓这个新材料 。 其实早在2000年左右 , 就有研究人员投入到射频氮化镓技术的研究 , 最开始氮化镓器件成本高、产量不高 , 氮化镓器件主要应用于军事和航天领域 , 雷达和电子战系统 。 如今在点对点军用通信无线电中就有使用氮化镓工艺的放大器 , 未来手机是否也会获得军事领域的技术下放虽然还不好说 。 但氮化镓器件确实开始走向消费领域了 , 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已量产的氮化镓充电器 。 氮化镓被业界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被应用到不同行业的产品上 , 应用范围包括半导体照明、激光器、射频领域等 , 应用在电源类产品上可以在超小的体积上实现大功率输出 , 改变行业设计制造方案、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