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十一”了……网友:我太难了( 五 )

“双十一”就是收智商税的

从“买买买”到“吃土”

只在一念之间

快擦亮双眼 , 认清“套路”吧

商家诚意不足 价格明降暗涨

“双十一”最早源自2009年某电商平台的一场网络促销活动 。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 。 除了电商平台“原创”的“6·18”“11·11”“12·12” , 其它数得上的各大节日也均不会被放过 。 然而 , 奔着优惠、打折而去的消费者 , 慢慢发现商家诚意不足 , 套路有余 。 先涨后降、明降暗涨 , 属于“套路之首” 。 在某论坛分享购物“薅羊毛”攻略的“拼组” , 网友发帖对比购买过的商品在“双十一”前后的价格 , 发现许多产品“暗搓搓”涨价了 。 比如某品牌卫生巾 , 今年“6·18”购买一组的价格优惠后为60元 , “11·11”的到手价却涨到了75元 。 另知名品牌的眼部精华胶囊 , 平常的售价约为3~4元一颗 , “11·11”反而涨到了近5元一颗……

大家纷纷“谴责”:“你有点飘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