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寄生”史:“搞垮”公司、养活自己( 三 )

伴随着消费分期的进一步普及 , 很多消费者可以在不同场合听到类似的推荐 , 一些五花八门的贷款平台或机构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 一般来讲 , 在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工作人员洗脑式推销下 , 没有足够存款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尝试分期业务 , 久而久之 , 在他们看来 , 通过分期支付 , 把自己的部分未来收入变成今天可以花的钱 , 是一种精明的消费方式 。

如今这种消费形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医美、健身、租房、教育培训等各大生活场景中 , 但与此同时 , 健身房、培训机构等主体的诱导性越发放大 , 由此滋生了诸多乱象 。

去年还是应届毕业生的赵小姐 , 九月底通过一长租公寓平台租了一个房间 , 她说 , “在我看房子的时候 , 虽然我当时表示我付三押一、付六押一也可以 , 但业务人员还是屡次引导我选择付一押一的付款方式 , 却不告诉我付一押一需要签贷款协议” 。 直到发现第三方贷款平台以倒扣的形式扣除了她一年的租金 , 她才知道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贷款协议 。

无独有偶 , 方先生所在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种分期办卡的模式 , 当时的说法是可以试一下他的招商银行卡是否能够办理这样的分期贷款 , 然而在告知了对方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后 , 健身房的工作人员未经个人同意就直接为他办理了这次活动的分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