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两派四分支 为何内容成为胜负手?( 八 )

小雅的竞争对手并非是同一赛道上的小米音箱、天猫精灵、DuerOS等 , 而是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各有不同的业务逻辑和玩法 , 小雅Nano本质上还是为喜马拉雅平台服务的 , 其最终跨界打击的是其他音频平台 , 在线音频市场作为纯内容平台具有极强的“马太效应” , 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 就看谁家用户更多、听的时间更加长 。

从这个角度看 , 小雅智能音箱的“声东击西”战略虽无意在智能音箱赛道称雄 , 确实是棋高一招 。

结语:

2018年 , 智能音箱市场开始进入理性期 , 逐渐回归到“听内容”的本质上 , 尽管在连接属性上 , 智能音箱还有广阔开阔空间 , 但是依然很难承担打通IOT的宏大使命 。 如果就深耕打磨好一款用户“听”的AI产品而言 , 无论是线上的音频平台基于用户个性化的呈现方式上 , 还是线下智能音箱 , 用户的大数据越丰富 , 基于兴趣推荐的算法匹配也就越精准 , 给用户播放的内容更加走心、更令人愉悦 。 并且 , 智能音箱本身具有相对落地的盈利模式 , 可以原价售卖 , 也可以购买内容付费成为用户福利 , 最终长远效益是用户能为平台带来更多业务增量和复购率 。 谁说 , 智能音箱不是一门好生意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