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不为人知的 B 面( 五 )

英特尔势将开源进行到底 众所周知 , 开源和软件不分家 。 随着 AI、云计算、IoT 高速发展时代的到来 , 软件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一方面 , 在摩尔定律逐渐趋于极限的今天 , 开放的软件将为高成本、周期长、壁垒高的硬件行业释放无限的性能提升;另一方面 , 软件的“闭门造车”早已成为过去式 , 当下 ,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发者开始投身于开源生态系统中 。 所谓「开源」 , 原本指的是开放其设计让所有使用者自由修改的一项机制 , 现在这项机制早已在无形之中演变为在产品、计划与专案方面 , 透过开放大众的参与、讨论与修改 , 进而加速其发展、增加透明度及大众福祉的方式 。 简而言之 , 正如冯晓焰所述 , 开源软件已经是主流的软件 , 在系统软件栈的各个层次都有开源软件的选项 。 而在我们不完全熟知的英特尔软件背后 , 其全面拥抱开源软件已经有近 20 年的时间 。 对此 , 冯晓焰解释道:“英特尔内部成立了一个团队叫‘开源软件技术中心’ 。 在 2005 年的 1 月份 , 英特尔当时 CEO 曾做过一个承诺 , 即‘英特尔推出的各种各样的驱动软件 , 我们在提供 Windows 的解决方案时候同时提供 Linux 解决方案’ , 这标志着全面拥抱开源软件 。 ” 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开源首席科学家冯晓焰 一直以来 , 英特尔工程师在着手开源软件事宜时 , 均会遵循以下几种工作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