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最强性能 全面超越 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首测( 二 )



黑色的主体色调、ATX大板型、覆盖到背面的大型散热片、大量使用的金属装甲加强插槽、3个带散热片的M.2接口、高端音频线路、数字Dubug屏、无线网络和高速USB接口……这些常常在高端甚至顶级主板上才能看到的配置 , 让技嘉B550 AORUS MASTER成了拥有主流芯片组的高端范儿主板 。



技嘉B550 AORUS MASTER还有一些不太显眼的特性 , 比如仔细观察处理器周边的供电电路 , 会看到相当豪华的16相供电 , 技嘉还表示每一相的供电能力高达70A , 这已经超过了很多高端主板的配置 。

作为一款B550芯片组主板 , 它的供电单元真的有那么强大吗?在实际测试中 , 使用AIDA64的处理器稳定度测试时 , 在锐龙7 5800X全速运行的条件下 , 我们测量了这块主板的供电单元(MOS)温度 , 在经过10分钟左右 , 温度稳定后的报告仅有39℃(室温20℃) , 比本次测试中使用的高端X570主板还要低4℃ , 为高端处理器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供电基础 。


【CPU|最强性能 全面超越 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首测】X570高端主板

技嘉B550 AORUS MASTER主板
再仔细观看三个板载M.2固态硬盘接口的标识 , 会发现它们均标注为“CPU” , 这说明它们都可以用到处理器提供的PCIe 4.0通道 , 获得最高7GB/s以上的传输速度 。 而代价则是使用M.2B、M.2C接口时PCIe 4.0×16插槽的通道数降为8× , 这看起来影响很大 , 但截至11月初 , 已经上市的消费级显卡在使用PCIe 4.0 ×16通道和PCIe 3.0 ×16通道(带宽相当于PCIe 4.0 ×8通道)时几乎没有任何性能变化 , 所以降低至PCIe 4.0 ×8通道不会明显影响游戏性能 , 这显然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即将推出的AMD的RX 6000系列显卡带有AMD Smart Access Memory技术 , 允许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直接访问、管理显存 , 可能对PCIe插槽的带宽有更高要求 , 所以准备上这些显卡的话就不要“投机取巧”了 。

内存与固态硬盘 不升级的“升级”
从官方确定的规格来看 , 锐龙5000的内存与固态硬盘支持能力没有什么变化 , 不过在实际测试中 , 它对更新规格产品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升级 。 目前能力较好的主板基本都能配合锐龙5000 , 使用DDR4 3600正常运行 , 如果采用较低的北桥分频模式(FCLK) , 那么使用DDR4 4000也完全没有问题 。 在实际测试中 , 我们就采用了海盗船16GB(8GB×2)DDR4 4000内存 。

至于固态内存 , 目前以技嘉AORUS Gen4 SSD为代表的较新PCIe 4.0固态硬盘价格已经非常接近高端PCIe 3.0产品 , 而且抑制住了第一代产品的高发热等问题 , 在配合主板自带散热片 , 持续进行高负载测试时的最高温度仅有48℃ 。 而以三星980 PRO为代表的最新一代PCIe 4.0固态硬盘更开始提供高达7GB/s左右的传输速度 , 让AMD平台的存储速度达到了对手的两倍甚至更高 。


三星980PRO实测成绩
以三星980 PRO为代表的新一代PCIe 4.0固态硬盘带来了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 比如更大的程序 , 特别是目前已经动辄数十上百GB的游戏也可以做到秒开 , 甚至还让一些应用模式发生了改变 。 例如在使用SATA固态硬盘 , 甚至是PCIe3.0固态硬盘时 , 由于存储速度太慢 , 有些游戏会设置为在内存中预加载30秒的游戏数据 , 以避免游戏进程中出现卡顿 , 制造商将此数据称为“非活动使用”的数据 , 占用大量的内存 。 而采用了高速PCIe4.0固态硬盘后 , 内存中只需存储数秒甚至是下一秒的游戏数据即可 , 即使玩家突然改变主意 , 走向其他道路等 , 也可以迅速载入相应场景等数据 。 而与此同时 , 内存占用却大幅降低 , 可以将更多空间用于各种临时数据的出处 , 可以提升各种应用 , 特别是游戏应用的性能 。
其他配置
与锐龙5000配合的其他配置当然也得有足够的资格 , 包括技嘉AORUS GeForce RTX 3080 XTREME 10G显卡 , 750W电源等配件 , 为了保证流畅度并降低周边产品速度、功耗等方面的影响 , 本次测试还采用了全固态阵容 , 所有的备用  数据等也均使用固态硬盘 。 并且安装最新的Windows10 20H2版本操作系统、英伟达公版驱动457.09版、最新的主板BIOS等 。
样品与对比系统
锐龙5000的实力究竟如何 , 除了自身的测试成绩之外 , 当然也需要对比 , 我们的样品为锐龙5 5600X和锐龙7 5800X , 对比产品就选择了英特尔酷睿i5-10600K和i7-10700K , 搭配技嘉Z490 AORUS MASTER主板以及同样的内存、固态硬盘 , 当然内存频率设置为其标准配套频率DDR4 2666/2933 。



绝杀的实力 性能实测
在实际测试中 , 我们分别针对日常办公和专业应用以及锐龙5000特别强调的游戏性能进行测试 。
日常办公和专业应用

日常办公和专业应用 , 特别是多线程能力是AMD锐龙系列的强项 。 在之前的各代产品中 , 通过更多的核心/线程和更好的多线程控制能力 , 即使在单核性能略逊的情况下 , 锐龙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通常也能稳稳地超过对手 。 而在锐龙5000系列中 , 单核性能这个限制条件完全不存在了 , 反而在大部分项目中都以非常大的幅度领先 , 当然也带动多线程能力进一步与对手拉开了差距 。
在这一测试中 , 我们已经发现了锐龙5 5600X越级挑战的潜力 , 在半数以上的项目中 , 锐龙5 5600X的测试成绩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i7-10700K 。 但这还没有结束 , 在发布时宣称提升幅度更大的游戏性能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
游戏应用

在AMD的Zen2架构推出后 , 处理器的同频率性能已经基本追平了对手 , 但酷睿处理器长期保持的高频率优势使其在游戏方面一直有着更好的表现 。 在锐龙5000正式发布前 , 很多人都认为要弥补游戏能力的短板 , AMD的本代产品必然也会选择高频率设计 , 但事实证明 , 在更出色的效率下 , 完全可以用较低的频率实现强大的游戏能力 。

从整体上看 , 锐龙5000的游戏能力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 只在极少数情况下 , 可能是由于酷睿处理器的频率优势过大或者游戏本身优化的问题 , 对位的酷睿处理器才能接近或超过锐龙5000的机会 。
特别是在英雄联盟、CS:GO这样在内地玩家中普及度最高的网络电竞类游戏中 , 因为对3D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 , 所以高端显卡可以跑到一个非常惊人的帧速 , 真正限制游戏速度的反而是需要处理NPC思维、物理效果等任务的处理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