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上的鱼和熊掌有多难选?( 二 )


\n

\n

在这段描述当中 , 地铁结账和电子发票本身就是应用范围极广的民生建设 , 在区块链的优化之下 , 基于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 , 区块链电子发票不仅方便了消费者 , 还帮企业规避假发票 , 既完善了监管流程 , 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

\n \n \n

区块链电子票据和普通电子票据的区别在于:区块链会在电子票据生成、传送、储存和使用的全程中都盖上“戳” , 如果一张电子票据已经报销 , 就不可能再报第二次了 , 因为它已经被区块链盖上“已报销”的“戳” , 并且这些“戳”可追溯、不可篡改 。 而这正是普通纸质发票、普通电子票据杜绝不了的问题 , 要知道以往企业内部中发生的重复报销、流程监管松散的问题从未被杜绝 。

\n \n

当这种实实在在落在实地的应用出现 , 自然少不了一大波借势鼓吹的人 , 时间戳技术的应用被当作区块链技术完美应用的现实背书 , 之前在《政策下的区块链行业有多尴尬》一文中有谈过现在国内著名的几大公链 , “公链”作为区块链大环境下的技术代表和底层设施 , 向来贴满了科技的外膜 , 也是以五花八门的“应用场景” , “未来计算机”的理想口号在市场上浮浮沉沉 , 许多公链团队从开始的百人团队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拼杀 , 最后大多都死在拓展性和性能远远无法提供大流量交互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