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大会热议:什么是人工智能“弯道超车”的正确姿势?


"multi_version":false

\n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刚起步 , 国内外及国内各省市之间总体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在于与具体行业结合 , 山东雄厚的产业基础孕育了广阔丰富的应用场景 。 因此 ,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山东一个最好的“弯道超车”机会 。 从政府到企业 , 都对这一产业寄予厚望 。

\n

不过 , 什么才是“弯道超车”的正确姿势?如何避免走弯路和无用功?11月19日开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大会上 , 这成为学术界权威与领军企业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 。

\n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采用AI人脸识别技术 , 客货车最快8秒就能通关 , 这项技术背后是国内创业公司的卢深视的“鹰眼-边检人证比对及防作伪相机”和“哨兵—三维人像多维数据管控通道”两大系列产品 。 谈及为何专注安防领域 , 创始人兼CEO户磊分享说 , 这既与技术积累相关 , 同时也考虑到在产业落地上会有较强的政府需求驱动 。 他甚至表示 , 当下人工智能受资本热捧的背景下 , 政府在应用场景方面给予的尝试机会 , 往往比真金白银类的扶持更重要 。

\n

数据显示 , 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1200家 , 但据了解 , 即便在安防这个最早落地的场景中 , 产业链依然存在许多不成熟的方面 , 导致一些好的应用至今无法实现 。 户磊建议 , 初创企业先期需谨慎选择那些附加值高、同时又因为成本上升等原因改造动力比较强的产业领域和客户 ,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技术打磨、深挖痛点 , 再慢慢走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