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化加速,“开放”或成“AI+教育”临门一脚( 四 )

政府部门给出顶层设计 , 投资机构提供弹药粮草 , 企业负责AI+教育落地 。

而2003年成立的好未来 , 2018年宣布战略转型时对外宣布了全新定位:“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 , 以素质教育和课外辅导为载体 ,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公办教育 , 助力民办教育 , 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 ”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 然而AI+教育要普及 , 依然还缺临门一脚 。

一方面 , AI在教育场景中的渗透率不够高 , 且赋能有限 。 AI与教育的融合 , 现在远谈不上“深度” , 依然只是AI+教育阶段 , 这就像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区别一样 。

另一方面 , 有媒体报道称 , 90%以上的AI+教育公司是“伪”AI公司 , “他们只是打着AI+教育的招牌 , 却没有实质的AI研发或应用 。 ”原因在于:“绝大多数教育公司在算法模型上并没有太大差距 , 在数据上却大都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短板 。 ”到目前为止 , AI+教育实际上只是少数玩家的游戏 。

未来的AI+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核心趋势在于两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