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计算中虚拟专用云的动态构建方法( 四 )

所谓虚拟专用云 , 是指基于跨多云的云际协作环境 , 为用户屏蔽数据中心的异构性 , 按需为特定用户提供特定的云化工作环境的虚拟云平台 。 虚拟专用云是面向特定领域的 , 相比中大型通用云提供的IaS服务 , 可为特定用户和特定应用提供更友好易用的服务 , 甚至直接支持用户在线工作 , 完成计算任务 。 以面向教育科研用户的大数据分析虚拟专用云为例 , 大部分进行数据分析的科研人员对如何配置虚拟机/集群、如何调优计算框架的参数等并不在行 , 他们熟悉的是R、Python/Scipy/Pandas和Spark等工具的使用 。 他们希望虚拟专用云能够为其安装配置优化好所需的工具 , 只需要一个浏览器 , 就可以在线进入工作环境 , 进行程序编码、调试、作业运行和结果可视化等工作 , 提高工作效率 。

虚拟专用云需要解决以下技术挑战:首先 , 虚拟专用云管理的资源是“虚拟资源” , 来源于其他云提供者 , 相比现有单云内部的资源管理 , 在运行环境、服务质量和可配置性等方面 , 面临众多不确定性问题 , 因此资源管理和调度更为复杂;其次 , 虚拟专用云需要为用户复杂的应用需求和作业需求提供支撑 , 需要具备互联网动态环境下的作业调度、质量保障、弹性伸缩和容错处理能力 , 并需要具有友好易用的Web交互接口 , 从而为用户提供在线的工作环境;第三 , 虚拟专用云应当可以较为容易地按需构建 , 以快速应对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用户各种应用的上云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