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陨落:断供三星的“液晶之父”,今郭台铭都“扶不起来”( 三 )


自夏普成立100年之际 , 渐渐投入鸿海集团的怀抱后 , 提到它的人少了许多 。 不过曾经主打高价的夏普再次进入观众视野时 , 已经变了一幅模样 。 2018年10月17日下午 , 据中国台湾地区媒体报道 , 鸿海集团在2016年8月收购日本夏普后 , 由于鸿海想借助夏普品牌 , 让鸿海集团脱离对专业电子代工(EMS)依赖 , 反而造成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低价战略中 , 使夏普品牌蒙受其害 , 直接被贴上了“便宜货”的标签 。

究竟 , 百年企业的夏普是如何从成功走向衰落的呢?

作为一家老式电视机厂商 , 夏普公司曾是一家日本的电器及电子公司 , 于1912年由创始人早川德次创立 , 前身是东京的一家小金属加工厂 。 充满独创性的产品研发让公司取得飞速发展 , 成就了夏普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成长为全球性大企业 。

“液晶之父”

最初 , 夏普是做活芯自动铅笔业务 , 随后才将业务版图扩展至电视机、电冰箱等行业 。 据相关报道 , 夏普早期的自动铅笔由金属加工匠早川德次在1915年申请了专利 , 是最早的全球性畅销商品之一 。 1970年前后 , 液晶显示技术不断发展 , 鉴于行业前景 , 夏普开始研发液晶显示技术 。 通过大量研发 , 夏普逐渐掌握核心技术 , 开始扬帆起航 。

推荐阅读